忘記是什麼時候開始喜歡拍攝複雜結構的照片
現在甚至很難想像....
當初自己是怎樣拍出像是『水痕做了一個旅行的夢』那樣的作品
複雜的影像思緒好像是從柯錫杰的照片開始,一直到看到李旭彬的作品達到巔峰
慢慢覺得結構過於極簡單純的作品,很難抒發自己心中雜亂的思緒
看著那些縱橫交錯的結構以及隱匿的情感,彷彿可以看很久,一直看下去
感受內心深處有個淺淺的波動,愈是想要釐清它,就愈隱藏
只能任憑它撩撥著你

我認識的攝影師其實很少,大部分不外乎攝影史上為人稱道的那幾位
偶然之下聽到嘟嘟談到鬼海弘雄這個人
不過當時談及的是他拍攝人物最有名的那本Persona
那本攝影集不好找,但我無意間翻到了這本『東京夢譚』



翻沒幾頁我就開始頭皮發麻
這完全就是我的菜阿~
交纏但結構安排亂中有序,將東京描繪成一巨大的有機體
偏暖的階調卻隱含著難以言喻的疏離
描寫方式又不像森山大道那樣狂放與赤裸
相反地呈現了一種秩序與混亂並存的矛盾感







台灣攝影圈很流行的一句話叫做『攝影是減法的藝術』
然而我覺得『加法』的攝影雖然透明度較低,卻更加耐人尋味
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對我來說攝影的『空』已經被杉本博司玩到極致
有興趣可以看看我拍的東京
或許就能明瞭我為何會喜歡這本攝影集吧  XD


改天再來介紹後來入手的Josef Koudelka的Chaos
他的幾何構圖就非常強烈而規律,跟鬼海弘雄有完全不同的震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yen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