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轉得知美國知名的婚禮攝影師..
也是許多好萊塢巨星指定的婚禮攝影大師--喬必信(Joe Buissink)
要來台灣演講
我承認一開始我根本沒點進他的個人網頁看
也不覺得婚禮攝影的講座有啥好聽的
不過看演講大綱....
喬必信竟然是唸心理學的
大綱中也有提到如何運用心理學在婚禮攝影
光是衝著這一點 我就把票買下去了 XDDDD
結果雖然喬大師並沒有對心理學運用著墨太多
可是我到會場看到他的作品時..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時...
我心裡真的就是狂吐髒話...
這時只有髒話能夠發洩我的感動
我不確定這能不能達到藝術層次...
不過..我從來不知道充滿不確定性的婚禮攝影可以拍到這種程度~
(演講中有看到好幾張我更喜歡的作品, 但一下找不到圖檔)












先談談演講本身來說 我個人認為還可以
同步口譯的贅字和發語詞實在太多 浪費了不少時間
是可惜之處~
我認為這次演講對我來說有幾個重點:

以作品來說..
我過去總認為自己在氛圍跟節奏的掌握上我有些許信心
不過喬必信更進一步提升到"故事性"
其捕捉的瞬間充滿了趣味性..延伸性以及熱切的情感
在唸心理學學位時 老喬是拍風景為主 純粹興趣
後來他被一張偶然拍出來的兒子的照片感動
才決定要以拍人為職業 而踏入婚禮攝影
他說13年前踏入這行時 婚禮攝影在美國是最低等級的攝影職業
攝影師都不敢說自己是拍婚禮的 否則那表示自己除了婚禮啥都不會拍~
我覺得某種程度來說這仍是台灣目前的現狀...

喬必信說他一開始就認為..每場婚禮都是獨一無二的
每場婚禮的相本看來大同小異是很詭異的事
所以他用輕裝備很"快"地拍攝
大量地使用很高的感光度來拍攝 包括3200的底片
不讓被攝者有時間準備
甚至被攝者根本不會察覺入鏡
因為一但他們準備好了..結果就是張千篇一律的合照
他要捕捉的是他們"準備好要拍照"之前發生的事
是這場婚禮的"故事" 是這些人的"本質"
而他處理複雜元素的能力也非常好
讓眾多人物以及元素串聯起來 卻又精鍊
才能讓照片充滿故事性與張力
台灣的職業婚攝目前我看過的 大部分不是視覺元素貧乏..導致公式明顯...
就是構圖雜亂歪斜 干擾的元素過多
(郭大爛我覺得是少數我見過處理複雜元素能力很不錯的人)

老喬會指定一個攝影師當主攝影師 自己當副攝影師
如此一來壓力都會在主攝影師身上 他就能開心地拍~
我認為他的照片之所以獨特 是因為他不太預設要拍什麼"公式"
他是放大自己的感受 然後跟著感受去拍
即使遇到比較內斂的新人 他也是用"你感覺如何?".."緊張嗎?"
諸如此類的問句去引導情緒產生
而不是引導新人親一下..摟一下..對看一下之類的
這也許是台灣婚禮攝影師應該學習之處~

拍攝過程來說...
他花在後製的時間並不多
他不太仰賴打光設備 喜歡自然光
所以他介紹的許多照片都是iso 1600甚至3200
甚至他都用P mode(程式自動曝光)去拍攝
因為他認為現在軟硬體都很進步
這些良好的設備帶來的是藝術上的自由度
好讓我們不用花太多心思在器材操作上
他的黑白照片都是用底片拍攝 彩色照片才用數位拍攝
使用底片一方面是習慣..一方面是他塑造產品差異化的策略之ㄧ

喬必信現在的價碼是七小時15000美金 不含相本製作
相本是6000美金
但他會贈送一張錶框的8*10相片給新人 並簽上自己名字
他認為這樣表示他把婚禮攝影當成藝術創作
而不是量產"一堆"照片~
踏入婚禮攝影之初 老喬的收費是750美金 他已經覺得很不錯了~
但他沒多久就發現...婚禮中的蛋糕以及花 還比他貴多了...
可是一場婚禮結束後 留下來的不是蛋糕 不是花 是照片
所以他把價碼提高到1500美金
開始的四個月一個生意都沒有
婚禮攝影是口耳相傳...
後續來的人都是那些750美金的消費者介紹來的~
但他堅持要讓自己的進入到更高價的市場區隔
拍了幾個客戶之後 這一年的接案量增加到漲價前的兩倍
然後拍了一年 他又漲價到3000美金 遭遇跟之前一樣
慢慢因為案子太多 一年要拍攝80幾場 拍了幾年倦怠了
才逐漸漲到目前的價位 接案量也減少到40場/年
他在演講最後極力倡導 我們應該教育客戶
讓他們知道婚禮攝影師的價值
有一句話他說得好...
"你現在只付我一次酬勞, 但是未來的二三十年你都能享受我服務的價值"
婚禮攝影師應該專注在自己影像的獨特性上 塑造產品差異化
才不會持續流於削價競爭~
他也一直強調要持續教育顧客..我們(婚攝)比蛋糕划算~ 哈

我覺得很多話喬必信說得相當犀利
但很多情況可能也不是每個人都適用的~
美國市場大 他提到的許多市場情況都不見得會在台灣發生
此外..他現在拍攝的不少客戶...
婚禮花費動輒數百萬美金
他那樣的收費當然是九牛一毛
保證豪華浪漫..充滿故事(而不是忙碌)...
還有美國人較會表達情緒..很容易捕捉到明顯的情感交流
但台灣大概就很難仿效類似的風格
過於仰賴引導的話又易流於矯情
應該發展出適合的表達方式~

不過這場演講收穫最多的..
應該還是他說了許多照片背後的故事
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客戶對他來說是活生生的個人
不是會擺姿勢的機器~
也讓我們感受到..有那樣的細節持續在上演著等待我們去發掘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他的網站看看
JoeBuissin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yen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