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5774
「創意」這個詞,對一般人來說,是個虛無飄渺的詞
它不是一個有明顯高下,或是標準答案的「技能」
自然大家都認為,這種能力是天生的,或跟個性有關
總之是無法訓練的
不過這樣的論調有個反證,那就是以「量產」創意獲得利潤的廣告業
為了維持「產品」的質量穩定,不至於忽高忽低偶而還生不出來
廣告圈長年以來,累積出一套創意的思考系統以及訓練方法

在討論那些之前,到底創意是怎麼發生的呢?
大部分人可能都會認為,創意跟靈感,都是天外飛來一筆
沒來由地就從石頭裡蹦出來的
James Webb Young對此提出了「魔島理論」

古代的水手流傳著「魔島」的傳說,
明明在地圖上該是一片汪洋的區域,突然就冒出了一座島。
但是科學家則證實,這些島嶼都是無數珊瑚礁經年累月地沉積,最後一刻才浮上海面。
水手只看到島浮出了海面,卻沒見到海面下可能長達幾萬年的沉積,於是才會稱之為「魔島」。

創意其實就是這個樣子,雖然覺得似乎是毫無脈絡地突然冒出來,
其實卻是腦中持續地進行意識之外的資訊整理動作,最後才發生的。
那麼這些支撐創意魔島浮出海面的「地基」是什麼呢?
其實就是一個人過往所經歷的一切、接收的資訊,以及習慣。
試想,有哪一個創意是真的完全跳脫現有的知識及常理,架空於這個世界的呢? 沒有。
就算是要設想一個根本不存在的魔獸,任何人都還是會從各種野獸的一部分去開始拼湊。
心理學中認為,一個人過往的知識結構,會影響他未來處理資訊的方式。
「創意」說到底,就是一個人已知元素的重新組合或重新定義。
所以一個人有愈豐富的生活經歷,累積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不斷改變的生活模式,
就更有可能觸類旁通,發展出他人意想不到的連結。

知名廣告人孫大偉,在進入廣告公司之前,據說從事過7、8種不同的職業,這些經歷都是他創意的養分。
這或許可以說明,為什麼台灣攝影圈的許多大咖都是念土木的,鮮少平面設計印刷等背景出身的人。
或是傳播行業中,只有一半以下的人員是相關科系背景。

我時常掛在嘴邊的話:「拍照不是攝影中最重要的事」
如果你喜歡攝影,那千萬別讓你的生活中只有攝影。
不要只看攝影的書(還是特定類型的),不要吃飯玩樂旅遊看展都不專心隨時只顧著攝影,不要只交攝影的朋友,
否則你拍出來的東西會極端地貧脊。
創意的確跟動機有關(我想要與眾不同),不過並不是努力想就會想出來,卯起拍就會拍出來的。

在你感嘆天分不如別人前
先嘗試拓展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視野吧
像是撰寫<我在底層的生活>一書的女作家,60幾歲跑去體驗基層服務生的生活
或是<棄業日記>中的作者,放下廣告工作去追逐有機農業
做不到這種程度?
那麼聽聽不同的音樂、看看不同領域的書籍,偶而接觸好萊塢以外的電影(寶萊塢?  XD)
交不同的朋友,聽他們的故事
出國旅行個把月,回來之後用異國的眼光看自己原本的生活

你的創意會變成你生活的鏡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yen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