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2333
相信許多器材狂看到這篇標題
會眼睛一亮 迫不及待點進來看
但是本篇並不是要討論那些比機身還貴的銘鏡
事實上我雖然手上目前擁有6顆鏡頭
卻沒一顆是新品 全都是買二手的
所以本篇要討論的重點並不是鏡頭的選購

鏡頭依照焦段 可以概略分為以下幾種
(本篇所提的焦段都是等效焦長 像是Nikon的DSLR鏡頭焦段要*1.5)
廣角鏡頭<45mm
標準鏡頭=50mm
望遠鏡頭>55mm
這只是概略的分法
通常還會有人再分出小廣角..超廣角..望遠..中望遠之類的
除了在選購上的差異之外 這些鏡頭也擁有自己的個性

廣角鏡頭來說 它能拍到最大範圍的景物 通常拍攝風景時很常使用










像是要裝下這麼寬的瀑布..在樂山大佛腳底把整尊佛放進相片裡
或是貪心地將前後景全部裝進照片裡..
就得靠廣角鏡頭才能做到
廣角鏡頭的特性除了拍得很廣之外 誇張的透視感也是其特性
也就是說 廣角鏡頭讓接近拍攝者的東西 看起來更大
遠離拍攝者的東西 看起來更小 藉此塑造出強烈的空間感










以及大頭狗的效果(這主要是透視的空間感造成..跟鏡頭變型不同)



許多攝友接觸到超廣角鏡頭時 很容易就迷上廣角鏡頭強大的視覺張力
不過卻很少人注意到 廣角鏡頭的操控技巧更是困難
首先廣角鏡頭拍攝到的範圍比較廣 這也代表什麼雜七雜八的東西都拍進來了
因此 廣角鏡頭在運用上 背景的處理能力非常重要
否則就會拍出一張不知所云的照片
其次 廣角鏡頭的透視感固然強烈 變形程度也很誇張
看看以下這張



廣角鏡頭變形的程度 會愈往畫面角落愈嚴重
這張照片我讓角色的一支腳從畫面中間往角落延伸
可以看出 拍攝結果 這支伸往角落的腳變得異常地修長
在拍攝人像時 我們有時會將角色的頭部安排在接近畫面中間處
讓雙腿往畫面角落擺放
才不會造成角色的頭部一併產生怪異變形的情況 像以下這張





由以上看出 廣角鏡頭的特性 適合用來表現空間感 或是角色與環境的關係
不過要注意的是..廣角鏡頭在拍攝時很容易裝進雜七雜八的元素
因此對構圖來說更是一大考驗


那麼望遠鏡頭又是如何呢?


望遠鏡頭的特性就是"壓縮"
一方面是空間上的壓縮 它將拍攝者與較遠的被攝者之間的距離消除了
用來拍攝遠方的主體




好啦 這張是太誇張了 XD











也讓透視感降低 靠近的物體看起來沒那麼大 遠離的物體看來沒那麼小
很容易塑造出 將遠近物體壓縮在同一平面上 的錯覺




像這張我為了要表達國畫的感覺
用望遠鏡頭 將較近的樹木和遠山壓縮在一個平面上




另一方面是心理的壓縮
可以讓拍攝者在不干擾被攝者的情況下 進行觀察













此外望遠鏡頭由於視角較狹窄 景深較淺
被用來突顯拍攝主體 所以人像拍攝當中也常使用








至於標準鏡頭 一般人比較少談
許多攝影論壇的採購建議 也是建議往兩極投資(廣角和望遠)
那是因為標準鏡頭的視角比較平淡 既沒有誇張的透視 也沒有壓縮的效果
可是也因為這種特性
標準鏡頭很適合拿來用平鋪直敘的方式描寫事物







在人像拍攝上 很多初學者往往忽略鏡頭視角對被攝者產生的變化
仔細看看以下這張圖

(焦段為等效焦長)
可以看出 在廣角端時 愈靠近鏡頭的會愈被放大
正面拍攝的話 鼻子就會顯得比較大
感覺整張臉是很凸的
眼睛則是往兩邊擴張
愈到望遠端 則眼睛愈往中央集中
臉型也會變得愈來愈平板
在拍攝人像時 可以針對每個人的特色
去設計使用的鏡頭焦段 或利用特殊角度修是鏡頭視角造成的影響


利用不同的焦段
配合上不同的表現手法
能夠表現出拍攝者心境的轉換
同時也能夠增加影像的豐富性
各焦段影像交錯地序列呈現 也能塑造整個作品的節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yen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